第二个,让我感觉到更忧虑的是,老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又出现了若干新的问题。
由此可见,除过税负之痛外,还存在另一种税痛,一种深层次的税痛,也是一种对每个纳税人经济自由伤害最大,最容易消减每个纳税人福利总量的税制。就是说,一个税制所拥有的民意基础越坚实,这个税制可能给予纳税人的税痛就越小。
进入专题: 税制改革 。这样看,另一种税痛,反映的才是一个税制的真正属性,才是一种税制改革更应该关注的税痛。因此,即就是税负不高,纳税人的税痛感也会很大。特别是,现行税负痛苦指数体系无视税制本质性质差异,或者说,不问国体政体前提,仅就税负大小作为考量要素的评价体系,其本身的缺陷可以说是致命的。这固然不排除纳税者的税痛也与一个社会的税种结构组合有关系。
民众也因此获得了一个评价现行税制优劣的标准,告别了过去仅凭经验和主观感受对现行税制进行模糊评价的历史。以政体不同为例,税负就与税痛有如下关系:在专制政体下,税负可能很低,但纳税者的税痛却很大,税负很高,纳税者的税痛很可能大到采取群体性暴力抗税的行为。但受制于国内收入分配体制滞后,居民收入所占比例处于下降通道,在物价上涨推动下,居民消费需求更加受到抑制。
国家必须真正打破行政垄断,放开国计民生领域,对国内各种资本实行平等待遇,允许自由进入,发挥资本在推动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基本配置作用。国际金融危机后,国内启动了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,扭转了经济下滑的趋势。资本有自身的增值模式,大致分为三种途径:第一种是主要通过储蓄和借贷等方式,获取利息收入。深入研究这种历史时期的经济社会政策,基本上都贯穿了无为思想,无为即有为,当社会环境宽松,底层制度合理,民间蕴藏的巨大创造活力便会喷涌出来,构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。
由于经济结构转型过程漫长而曲折,保经济增长主要是延续原有的经济模式,必须保持投资才能实现经济增长,这就需要维持一定规模的投币投放量。三、改革是王道审视国内宏观调控政策组合,必须要警惕贫富差距的影响。
另一方面会使储蓄的收益下降,甚至是负收益。通货膨胀实际上是一种隐性的税收,由于物价上涨,导致持币人的购买力下降,事实上有降低居民收入的效果。透过通胀环境下资本收益模式,每一次保经济增长,推动一轮物价上涨,均变成了资本实现套利收入的激励,进一步增大物价上涨动力。根据中国科学院人口所蔡昉教授研究,他认为我国劳动人口抚养比曲线也将在2013年出现拐点,由人口红利转为人口负债。
由于负利率,利息收入惨淡,资本会脱离现金状态,寻求更大的增值空间。这种变化趋势推高了受益行业的资本收益率,导致其及其关联行业转变为经济社会的新兴产业,由此带动国民经济步入上行阶段。随着经济发展,资本稀缺程度趋于降低,资源要素作用开始增强,这个阶段通常称为赶超阶段。即使,国内货币条件出现了实质调整,资本稀缺程度上升,利息收入明显上升。
在四大房地产商寡头垄断下,香港房地产价格畸高,大大推高了新兴产业项目的进入成本,导致其产业结构未能高端化,区域经济抗风险一直较弱。国内宏观调控政策组合必须底层制度改革作为支撑,否则就像建立流沙上,形成溃败性的系统风险。
在过去十年中,地方政府就凭借对土地(房地产)市场的垄断,在通胀环境中通过资产升值的方式,获取了巨额的财政收入。资源产品价格改革便可能充当一个旗手。
由于有了实体经济这个出口,同时由于前两种收入模式导致资本流出,会使资本与资产的供求关系失去原有的均衡状态,即更多的资本追逐资产,导致资产价格不断开始新一轮上涨。弗里德曼通过实证分析,表明通货膨胀永远是一种货币现象。在其看来,中国经济发展的红利逐渐消失,诸如人口红利、全球化红利、资源红利等,而制度红利、技术红利在当前体制下受到显著抑制,经济发展动力不足。在这个过程中,不同行业的收益率便会出现结构分化。由于价格总水平降低,资本价格和资源价格通常处于深幅调整状态,这样套利收入不仅无利可图,甚至面临贬值。这样,相对于前两种收入模式,差价收入会更加有利可图,资本可以通过土地(房地产)(房产)和资源等途径,在要素组合的过程中将价格上涨传递至实体经济。
在初始阶段,即马尔萨斯阶段,劳动力过剩,资本稀缺,资本通常发挥主导角色。但是,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,投资和出口增幅趋于回落,国内经济开始步入下行阶段。
接着,由于货币条件趋紧,推动经济增长下滑。其实,经济学家普遍忽视了另一种红利,即文化红利。
在这种背景下,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成为结构转型的关键突破口。另一方面,不少资本持有人将战略新兴产业作为要素资源配置平台,获取了土地(房地产)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,但不进行有效配置,而是运用了通胀环境的资本盈利模型,利用套利收入获得投资收益。
由于国内经济增长属于投资出口模式,由于消费不足,需要通过出口消化投资形成的产能。当前我国已处于资本相对过剩阶段,必须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法律制度,修改《公司法》、《工会法》、《劳动合同法》等,推动资本、劳动力、土地(房地产)、自然资源、技术等要素形成动态博弈,形成一种能够反映要素稀缺性的均衡结构。例如,由于收入减少,消费者会增加电子购物,降低实体商店消费。在这种格局下,资本的盈利模式会更加趋向实现差价收入,因为通膨膨胀一方面会推高要素价格,使实体经济利润水平进一步下滑,导致资本在实体经济中的收益率更加稀薄。
第三种是以货币形式流向资产(资源)领域,不改变要素组合形式,通过价格变动获取套利收入。这表明中国处于资本相对过剩的状态。
由于城市集中度,城市病会使消费者选择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,增加对环保、健身、休闲等产品的消费,等等。在通货紧缩环境中,资本的增值模式会以利息收入和投资收入为主。
有效的财产税制度能够抑制要素垄断扭曲市场对资源的配置机制,危及发展方式转型。由于处于资本相对过剩阶段,加之国内基尼系数达到0.64,这意味着国内大量的资本控制在少数人或机构手中,构成其财产。
应该说,当前国内经济处于极为复杂的局面,通胀压力居高不下,经济下滑态势明显,而结构调整遥遥无期,宏观调控面临到底向哪里去的问题。事实上,迫于财务压力,前者迟早也会走上后者的道路,发展新兴产业仅仅成为了一个手段,也就是一个资本的游戏。但由于食利者可以通过投资收入通道,提高稀缺程度或者供应垄断等方式获得强大的讨价还价能力,迫使产业链下游环节接受其价格。而且,在资产价格多轮次上涨的过程中,推动通货膨胀压力越来越大,直至达到不可接受程度,保增长从而被迫结束。
保持调控压力,控制物价,推进结构转型,但面临经济下滑失控的风险…国内宏观调控政策是一种三角组合,在物价水平、经济增长、结构转变三个约束条件中力求实现相对均衡。在通货膨胀环境中,资本的增值模式便趋向以套利收入会为主,形成资源的错误配置。
在这个过程中,资本扮演了不同的角色。根据这个分析,保增长越是持久,这种传递压力越会在实体经济传递得越彻底。
在消费者生活和消费方式转变的推动下,不同的行业命运便出现差异。很明显的证据是,国内通货膨胀的出现频率不断增高,间隔时间不断缩短,宏观调控政策调整频繁。
手机:18900000000 电话:010-12340000
邮件:123456@xx.com